2022年12月2日,加拿大移民、難民和公民事務部(IRCC)宣佈了對僱主和臨時工人的新指示。加拿大正在擴大其工作簽證許可計劃,包括臨時外國工人的家庭成員。這將有助於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使僱主更容易找到所需的工人。
從2023年開始,加拿大將通過一項為期兩年的臨時措施,所有外國勞工的配偶和適齡工作的子女,都可以申請開放式工簽(Open Work Permit),且不再限制工種。
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公告中,肖恩·弗雷澤 (SeanFraser) 宣佈加拿大將設法讓一些工作許可簽證持有人的家人在一起。
據估計,這將為超過20萬名外國工人的家庭成員提供工作機會。這一舉措為想來加拿大的外國工人和尋求勞工解決方案的僱主提供了更多機會!
IRCC宣佈,從2023年1月開始,將工簽的申請放寬至臨時外國工人的家庭成員。該規定將作為一項為期兩年的臨時措施引入。加拿大將通過對技術工人分階段的方法,讓他們的配偶和適齡子女也能有資格工作。通過這項將工簽資格擴大到主申請人家庭成員的新政,加拿大希望僱主可以找到他們需要的工人,來緩解其目前面臨的勞動力短缺問題。根據目前的政策,只有主申請人從事高技能職業(High-skill Occupation),其配偶才有資格獲得工作許可。而開放式工作許可(Open work permit)則允許外國公民在加拿大合法地為任何僱主工作,並從事任何類型的工作。例如,這將包括從事醫療保健、貿易和酒店業等工人的家庭。若採用這種新方法,估計有超過200,000名外國工人的家庭成員可以開始在加拿大工作,為尋求在加拿大工作的外國工人和亟需解決勞動力需求的僱主提供更多機會。根據加拿大政府的說法,這項臨時措施將分為三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將使通過「臨時外國工人計劃(Temporary Foreign Worker Program)」或「國際流動計劃(International Mobility Program)」的高薪工人的家庭成員能夠申請開放工作許可(Open Work Permit)。第二階段:目標是在經過協商後,將適用對象擴大到臨時外國工人計劃中的低薪工人家庭成員。第三階段:將包括與農業合作夥伴和利益相關者進行協商,以評估將該措施擴大到農業工人家庭成員的操作可能性。擴大開放式工作許可的資格也是吸引更多外國人在加拿大工作,甚至拿永居的重要一步。國際留學生、加拿大永久居民和公民的配偶目前已經可以由其配偶擔保申請開放式工簽;而當前工簽持有人的家屬也能獲得開放式工簽,也表明瞭加拿大想要接收更多新移民的意願。Fraser表示,此舉不僅能夠填補加拿大勞動力市場的缺口,還會使移民制度更加人性化。「那些為我們經濟做出貢獻的人在工作的同時,也應該與他們所愛的人在一起。」加拿大在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間簽發了超過645,000個工作許可證,這是2021年同期簽發數量的近4倍,當時僅簽發163,000個。最新的職位空缺數據顯示,8月份加拿大有958,500個職位空缺,失業人數達100萬。為瞭解決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加拿大上個月公佈了其移民計劃,預計到2025年每年接納50萬移民。預計2023年的移民目標將增加到465,000人,2024年目標增加到485,000人,漲幅分別為4%和7.5%。
如您對移民加拿大有任何疑問,歡迎聯絡我們咨詢!
天恩集團
加拿大移民留學的首選顧問
天恩集團於1997年成立於溫哥華,總部設在UBC大學內。創辦人鄭燕女士是加拿大移民顧問協會(CICC)的首批註冊移民顧問,牌照號為R422143。天恩集團秉承精益求精的理念,屹立於行業25年,從移民留學、投資創業、技術工簽、簽證服務、延展到海外安家 、海外投資規劃、海外置業規劃等服務,是實現加拿大生活規劃的一站式專業服務機構。不僅為高淨值人士提供定制化方案,同時深耕於溫哥華的高等學府,聚集各類優質資源,搭建企業與學生之間的橋梁,以高效務實的服務在業界擁有一流口碑。 天恩一貫堅持的「工匠精神」使我們依靠信念與理想,對我們的服務進行不斷的改進與完善,最終經過精雕細琢的打磨與歷練,惟願天恩成為您最信賴的夥伴。天恩致力於為各類客戶實現不同的移民需求,主要業務項目包括:
• 海外留學申請
• 加拿大救生艇計劃 Hong Kong Pathway
• 聯邦快速通道移民
• 各省省提名技術移民
• 各省省提名商業移民
• 聯邦自僱移民
• 家庭團聚類移民
• 簽證服務(工簽和學簽的申請或續簽、旅遊簽)
• 楓葉卡續簽、入籍申請服務
• 增值服務:BC省註冊公司,銀行公司/個人開戶
信息來源:加拿大移民官方消息
本文由天恩集團原創,文字版權歸天恩集團所有。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讀者參考,不為任何個體提供明確移民建議,請讀者自行承擔相應責任。若有讀者發現文章內容與加拿大移民官網或加拿大移民法有出入,請讀者以加拿大移民官網或加拿大移民法為準,也請與天恩集團聯繫做出必要的修改。天恩集團保留最終解釋權。